在一些電商平臺和超市,經常有食品因臨近保質期,被賣出了“白菜價”。這些食品在剩余期限上有的短則幾天,有的長達數十天,售價僅為原價的一半或者更低。那么,你會為臨期食品買單嗎?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一起來看看吧!
什么是臨期食品?
所謂的臨期食品,是指即將到達食品保質期,但仍在保質期內的食品,屬于安全食品的范圍。
臨期食品存在安全隱患嗎?
其實,臨期食品屬于安全食品范疇,臨期不是過期,不影響食用,可以售賣。只要儲存方式得當,食用臨期食品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實際上,在世界范圍內利用臨期食品促銷以及發展公益已不是新鮮事。日本的一些便利店對于購買臨期食品,給予積分獎勵。德國、加拿大等把臨期食品降價出售或直接捐給慈善機構。今年3月廈門市首家“愛心食物銀行”開張,市民通過支付寶掃描二維碼即可免費領取臨期食品。
其次,商家以促銷方式售賣臨期食品也是一種減少浪費的做法,但是必須明確告知消費者食品的臨期情況,不能誤導或者隱瞞消費者。
購買臨期食品需留意哪些事項?
1.按需購買切莫貪多
消費者在購買臨期食品時,除了看價格,還要留意外包裝等細節,應切合自身的實際需求,畢竟當你購買的食品因為吃不完而超過保質期限,就會變成另外一種浪費。所以,莫要因為便宜而貪多哦!
2.購買的商品類型需區別對待
如果是購買臨期現做糕點等食品,原本保質期就短,如果過期則可能變質,進而對消費者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對于臨期商品的購買和使用,消費者還需謹慎對待和判斷,最好在質保期前使用或食用完畢。
3.“擦亮雙眼” 莫因不實宣傳而買單
有小部分商家為了快速出售臨期食品會夸大產品功效或以低廉的價位賣給消費者。臨期食品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在節約資源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但由于其可食用期限的特殊性,需要商家提高自律意識,平臺做好監督責任,同時消費者也要擦亮眼睛,不要因為貪圖便宜而忽略產品質量。
文字與圖片綜合整理新華網、人民日報、中國食品報網、中國城市報。